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饮食文化.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饮食文化.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8 June 2016

你家吃什么粽?

        一直以来,我以为粽子是没分种类或籍贯的,你爱吃什么料,就包什么进去。除了娘惹粽有特别被强调,其余就只是肉粽、素粽或碱水粽。不过,今天看到脸书上转载着一系列不同籍贯的粽子,才发现好像真有不同嘢。

        我爸是福建人,我妈是广东人,对比了材料,发现我们家的粽子恰好融合了福建粽和广东粽的特色,真有意思!你们家呢?所包的粽子跟你们家的籍贯相同吗?

        来看看不同籍贯的粽子有哪些不同之处。

Sunday 16 January 2011

最早的捞生

        还有半个月多一点就是农历新年了,不太久;家里除了有一些新年的装饰,但新年的气息不太浓。

        下午一点多,妈妈突然在楼梯口大声叫道:“下来捞生啦!”

        我有点反应不过来,还以为自己听错了。问过之后,才能确定自己没有听错,确实是捞生。我心想:搞什么啊?现在捞生,也太早了吧?

        “捞生”,是“捞起鱼生”(“捞”是粤语“拌”的意思)的简称,跟“捞起”、“捞鱼生”意义相同。这道菜的正式名称叫“七彩鱼生”,是七菜羹或七菜粥的变奏。七彩缤纷的鱼生有七彩灿烂的好意头,而“捞起鱼生”这个名称结合了“风生水起”与“越捞越旺”的意头,是马来西亚及新加坡过农历新年时的特色贺年食品,多于人日食用(呃……现在应该没什么人理会这一点。大家想吃就吃了,而且餐馆在除夕或早几天,就会已推出这道菜了)。 “捞起鱼生”源自粤菜中的“捞鱼生”,但由于它的用料简单,颜色单调,马新一带的人就加了生菜丝、西芹丝、红萝卜丝,以及用酸梅膏和桔子汁调成的金黄色酱料,让“捞鱼生”除了原本白色与黄色外,还多了红色、绿色及金黄色,变得七彩缤纷、喜气洋洋。“捞起鱼生”近似九江鱼生,但酱料不同。它的做法是先将各材料逐一加到碟上,每加一样材料都要说一句吉祥话(但我相信现今的餐馆工作人员才不理你吉不吉祥呢)。当所有材料加好后,围桌的所有人就会拿起筷子,把所有材料捞(拌)在一起,口中要同时说“捞起捞起”(这是我最喜欢的时刻,但我好像没有碰过说“捞起”的,现在都说一下吉祥的话,甚至是……许愿)。当材料拌匀后,便可以食用。[1]

七彩看似好看好吃,但实际上……我认为味道“麻麻地”而已。

        其实我小时候并不喜欢吃七彩鱼生的,因为觉得他味道怪,而且当中绝大部分的材料我都不吃,只吃那个脆脆的炸料(上图中褐色长条物);还有,虽说是酸梅酱,但吃起来还是有一股怪怪的味道。小时候没吃过刺身,所以生鱼片也out掉了。一直到数年前,餐馆间开始流行起七彩三文鱼鱼生,我才会想要尝试。还要我尝试的那间整体配合得很好,于是我就开始吃起鱼生了。

        还记得有一年——其实也忘了是哪年,好像是去上海的那一年吧,2008—— 那是我们最疯狂的一年。还是光顾回同一间餐馆,我们出了有上门点七彩鱼生,还会在回家前经过时,或者捞生瘾发作时,就会去打包一份或半份回家吃。我吃了七彩鱼生好几年,最终还是觉得他们家的味道最好,把我的味蕾都宠得吃不下其他地方的七彩鱼生了;而那些超市里买的现成品,对我来说更是难以入口。要命,被宠坏了!


[1] 参考Wikipedia。延伸文章《人曰捞鱼生》

Wednesday 6 October 2010

让忽必烈回味无穷的涮羊肉

        “涮”是将食物浸入开水内,快速煮熟的吃法,“刷”则是用刷子刷洗,若只刷不煮涮,生羊肉怎么吃呢?

        “涮”字的本意是用手(或用工具)握牢东西,在水中来回摇动冲洗。与“刷”不同的地方时不用东西擦洗,只用水冲涤。

        “涮”字变成一种煮食吃法,始于元朝元世祖忽必烈。

        有一年,忽必烈率军南下征战,在战斗期间想起家乡炖羊肉,令下属赶快做来解馋。伙夫们立即杀羊切肉,烧火炖肉,但是敌人突然来犯,忽必烈来不及吃炖羊肉,饥肠辘辘跑进厨房,伙夫连忙快速切了几片羊肉,用筷子夹起肉片在锅中像冲洗般一涮,马上将烫熟的羊肉加些葱姜油盐递给大王。

        忽必烈三两下吃完了肉片飞奔战场,迅速将敌人消灭后,回味刚刚肉片的滋味,立刻让伙夫们做那美味的羊肉犒赏三军。


摘自《星洲日报 · 活力副刊 · 文字癖》(28-9-2010)

Saturday 2 October 2010

年糕原是救命的“年糕”

        吃年糕与它的名字谐音“年高”有关,图个吉利,职位高升,孩子快高长大,老人福高寿高。根据江浙流传,两千多年前,有个“黏糕”救活了无数百姓的故事。“黏”和“年”同音,故事中的“黏糕”即现今的年糕。

        据说,大将伍子胥死前,他告诫亲属说:“我死之后,一旦有战乱而百姓缺粮,你们带领大家去象山门城墙处,挖地三尺即可得到食物。”伍子胥死后,吴国被越国进攻包围,吴国军民突然缺少粮食,饿死战死无数。

        伍子胥亲人想起大将军的话,赶快去象山门挖地,发现三尺之下有数不尽的城砖不是泥土烧制,是用糯米压制而成,坚韧牢固可与砖媲美,挖出来打碎上锅一蒸,即可做粮食充饥。因为这些“糯米砖”黏成巨糕可贮存救急,江浙父老给它起名“黏糕”。渐后,黏糕改叫成年糕。人们做年糕纪念伍子胥,全国传遍为过年美食。


摘自《星洲日报 · 活力副刊 · 文字癖》(29-9-2010)




        很久很久以前听说过年糕有咸的。我没有放在心上,因为想象不出那么多年来,我吃过的年糕如何变成咸的。在大马,绝大多数的人所知道的年糕就只有下图一种。

        传统的话,咱们的年糕就跟照片中的一样,是由香蕉叶包着的,然后露出顶端;要是由工厂大量的摩登版年糕则会用透明塑料袋紧密包装好,顶端也贴上标签,无暴露在外的部分。年糕新鲜的时候,是软软的,切开就可以直接要来吃,还蛮有口感的。随着摆放时间越长,年糕会渐渐变得更硬,这样的年糕则适合煎来吃。有的人喜欢加一片芋头和一片番薯,裹上面粉糊,然后煎来吃;我却喜欢纯年糕裹面粉煎来吃,或者蒸来吃,但后者会让别人洗碗洗碟的时候有点头疼啦!我妈妈还发明了另一个吃法:用云吞皮包着年糕,然后煎成金黄色,成为类似春卷的年糕。很好吃哦!

芋头番薯夹年糕的模样

        到了上海后,我才发现原来年糕不只是褐色的、甜的,还有其他的形状、类型。我第一次吃的,就是上图那种,而且还是在吃鸡公煲的时候吃的。自此之后,我就很喜欢吃年糕了,甚至还会自己买回宿舍炒,甚至甚至……我还买回大马呢!可惜啊~~~我最后一次回来却买不到这种年糕。我觉得其他形状没有这个形状的好吃,太圆太大片的,反而太容易烂,口感不好。

蜡笔小新吃年糕的方式

韩式年糕

        除了华人在吃年糕外,原来日本人和韩国人也吃的。第一次得知日本年糕是在看《蜡笔小新》的时候,年糕是小新最爱吃的食物之一,他还很喜欢在年糕加上紫菜呢!上面的照片很传神,正如臼井仪人所画的那样,小新看到年糕被烤得鼓起,就很兴奋了。至于另一张图片中的年糕呢……唔……单看其形,就能知道这如棒形的年糕当然是“棒子”的食物啦!也许是因为我本身不吃辣,所以对韩国的炒年糕完全没有任何憧憬,也不会买这种棒形的年糕炒来吃。我还是觉得一口一片的年糕最好吃!


注:所有照片均源自网络。

Saturday 25 September 2010

“花生”原叫落花生

        很多人喜欢吃花生,可能没琢磨过“花生”的名字。人们会顾名思义说,“花生”即开花生出来的果实的意思。其实,花生并非如此的来名字,因为除了无花果等少数例外,所有植物的果实,例如水果类、蔬菜的瓜类、零食的果仁皆为开花之后结果果实,为什么其他果实没叫“花生”呢?显然,如此顾名思义有些牵强。

        实际上,花生原名“落花生”,后来人们将三字简化成两字的“花生”了。所谓“落花生”,是从这植物的生长和开花结果规律的来的。花生生长的全过程异于其他植物,它开茂密的小黄花后,子房下的枝柄渐呈弯曲,倒悬伸花入土,在地下长出果实,是名副其实的“落花生”。


摘自《星洲日报· 活力副刊· 文字癖》(25-9-2010)

Friday 24 September 2010

“太阳饼”祭天地喂天狗

        太阳饼早在清朝时就已存在,当时不叫太阳饼,大多数人称为“麦芽饼”,个头较现在大一倍,之后才逐渐改良成如今的大小。后来民间认为,既然有月饼,也应该有日饼。于是外形烤得黄澄澄、状似太阳的麦芽饼改为“太阳饼”。

        根据台中县口述历史中记载,其中一个太阳饼的由来是相传在中国古老的南方地区,民心纯朴,民智未开。有一天突然天昏地暗,民众以为触怒了天神,派天狗吞噬太阳,正当民心惶惶之际,有人提议集合所有妇女,以面粉、麦芽制造糕饼,祭拜天地,让天狗饱食,不再吞噬太阳。在全民赞同下,于是制造许多糕饼祭拜,果然太阳复明,因此相沿成俗,所制造的糕饼,遂被命名为太阳饼。


摘自《星洲日报 · 活力副刊 · 文字癖》(24-9-2010)

Thursday 23 September 2010

千层蛋糕由荷兰人带到印尼

        17世纪初期,荷兰人在海上的势力逐渐强大,便在1602年成立“荷属东印度公司”开始进军亚洲(今印尼爪哇)。荷兰人统治印尼长达百年,在当时荷兰贵族们常与宾客在午后享用下午茶点,于是雇用并传授当地华人制作茶点中需要高度技术的千层蛋糕。

        印尼物产富饶,盛产世界著名三大香料,豆蔻、丁香、肉桂。制作香浓糕点不可或缺的原料奶油却是当时印尼所缺乏的。

        于是引用荷兰人所带来的奶油、香草,并结合印尼当地的香料,用非常耗时及工序一层层烘焙出特有的千层蛋糕。如此延续多年,也成为后来荷兰人离开印尼时留下的珍贵礼物。

        如今千层蛋糕在印尼仍属高级品,通常当地人舍不得自己享用,而是作为高级赠礼。其珍贵处在于繁复的制作过程、漫长的烘焙时间及细腻的技术。而当时特有文化的结合与运用原料的讲究,更造就出前所未有的口感享受。


摘自《星洲日报 · 活力副刊 · 文字癖》(23-9-2010)

Wednesday 22 September 2010

明朝宫廷官府席上珍馔

        北京烤鸭早在明朝时就已成为北京官府人家中的席上珍品。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明宫御厨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制作菜肴。为了增加鸭菜的风味,厨师采用炭火烘烤,成菜后鸭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腻,受到人们称赞,即被宫廷取名为“烤鸭”。以后明朝迁都北京,烤鸭技术也带到北京,并被进一步发展。由于制作时取用玉泉山所产的填鸭,皮薄肉嫩,口味更佳。烤鸭很快就成为北京风味名菜。北京两家有名的烤鸭店“便宜坊”(宫主:想来势必一点都不便宜吧?)和“全聚德”,便是明朝时开业的。(宫主:OMG!我去过全聚德咧~~~真幸运!!!)

        到了清朝,官吏们常常收购北京烤鸭,供皇帝及其亲属享用。据《竹叶亭杂记》记载:“亲戚寿日,必以烧鸭相馈遗。”烧就是烤,可见烤鸭还成了当时勋戚贵族间往来的必送礼品。又有《忆京都词》这样写道:“忆京都,填鸭冠寰中。焖烤登盘肥而美,加之炮烙制尤工。”

摘自《星洲日报 · 活力副刊 · 文字癖》(22-9-2010)

Tuesday 21 September 2010

越煮越嫩的茶叶蛋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一书中,曾收录了当时茶叶蛋的做法,原文为:鸡蛋百个,用盐一两,粗茶叶煮,两支线香为度。如蛋五十个,只用五钱盐,照数加减,可做点心。

        那么烧两支线香需要耗时多久呢?古代庙里没有时钟,和尚以敬香为计算时间的依据。按:一日分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敬香一支,线香烧尽即时辰毕。以此类推 “两支线香”约四个小时。故经过小火煮四个小时后,鸡蛋已经“越煮越嫩”,食时带壳捞起,现吃现剥为好。

        后来烹调师薛文龙为了恢复其本来面目,经反复研究做法后,改用主料为五十粒鸡蛋,配料为茶叶六十公克,调料为盐七十五公克,绍兴酒少许,八角四粒。而在烹调前,先洗净鸡蛋。用沸水略煮,捞入冷水中,将蛋壳敲碎,放入沙锅中,加茶叶、盐、酒、水以旺火煮沸,加盖,用小火慢煮。由于火候十足,自然入味壳松,蛋白好似花纹,卤汁香味渗透,蛋黄酥糯,隔壁便闻其香。


摘自《星洲日报 · 活力副刊 · 文字癖》(21-9-2010)

Monday 20 September 2010

古埃及人早已享用鹅肝

        鹅肝其实并不是法国的专利。古埃及人早就发现,野鹅在迁徙之前会吃大量的食物,把能量储存在肝脏里,以适应长途飞行的需要。在这段时间捕获的野鹅味道也是最为鲜美,当时的埃及人已经发现过份喂饲鸭鹅可以得到肥大的肝脏。

        其后鹅肝传至罗马帝国,他们真正发现了吃鹅肝的美味及乐趣。起初他们配无花果食用,并献给凯撒大帝。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鹅肝这种食物也几乎失传,只有犹太人保留下来,直至16世纪传到法国地区,并于该处发扬光大。

        直到法国路易十六时期,鹅肝被进贡至宫廷献给路易十五,在品尝之后,深受国王喜爱,从此声名大噪,并被当时许多知名作家、音乐家及艺术家所称赞,自此奠定其高贵珍贵的不凡地位。

摘自《星洲日报 · 活力副刊 · 文字癖》(20-9-2010)

Saturday 18 September 2010

点心的由来和打仗有关

        西元1130年,金兵大举南侵,渡过长江,占领了建康和临安。爱国人士奋起抗金,迫使金兵向北溃退。当时驻防镇江的将领韩世忠、梁红玉夫妇率八千精兵在黄天荡狙击金兵,将10万金兵在黄天荡内围困了48天。

        胜利后,梁红玉命令烘制民间的美味糕饼慰劳前线将士,以表示自己的“点点心意”。自此以后,“点心”的名字便传开了。

        另一种说法是相传东晋时期有一位大将军,见到战士们日夜血战沙场,英勇杀敌,屡建战功,甚为感动,随即传令烘制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派人送往前线,慰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

        清代顾张思的《土风录》卷六,“点心”条下云:小食曰点心,见《吴曾漫录》。唐郑参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谓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由文中可知点心古时也指晨馔。

摘自《星洲日报 · 活力副刊 · 文字癖》(18-9-2010)

Friday 17 September 2010

甜甜圈最早源自于荷兰

        甜甜圈也被直译成多拿滋,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荷兰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原本只是用面团裹着一撮糖放到油锅里炸熟的甜点,荷兰人将之称为“油蛋糕”。

        当初的模样斌故事现今所看到的中空模样,而是到西元1847年在美国缅因州,一个长期在海上讨生活的船长汉森,为了顺手而在面团上戳了一个洞,而使得甜甜圈有了中空的漂亮模样,而汉森也因此在历史上留名。

        另外,也有传1940年代,美国有一位葛雷船长,他小时候非常爱吃妈妈亲手制作的炸面包,但有一天他发现炸面包的中央部分因油炸时间不足而还没完全熟,于是葛雷的母亲便将炸面包的中央部分挖除,再重新油炸一次,发现炸面包竟然更加美味,于是中空的炸面包——甜甜圈便就此诞生。

摘自《星洲日报 · 活力副刊 · 文字癖》(17-9-2010)

Thursday 16 September 2010

“印度煎饼”源自印度珍奈城

        印度煎饼是种圆扁形的煎饼,是马来西亚一种受欢迎的食物。普遍上是配达尔酱(Dal)、巴尔布、咖喱与小风尾鱼热辣酱料一起吃。

        印度煎饼的马来语是Roti Canai。Roti指的是面包,在这里的意思是煎饼,而Canai的意思是来回压扁,只因印度煎饼师傅在制作印度煎饼过程中把面团压扁,风晾及拉阔。

        也有传说Canai的由来是源于在制作煎饼时一起使用的面团,那就是Channal。另一种说法,就是Canai这个词是源自印度的珍奈城(Chennai),只因在当年大量印度人迁移至马来西亚淘金时,那时候的印度煎饼师傅都是来自印度的珍奈城。

        在印度与新加坡,印度煎饼也被称为“布拉塔”(Prata)煎饼。印度煎饼与布拉塔的形状都是一样的,而布拉塔煎饼也保存了印度煎饼的特色——圆形。

摘自《星洲日报 · 活力副刊 · 文字癖》(16-9-2010)

Wednesday 15 September 2010

“泡菜”是古人保存食物的智慧

        泡菜是自从人类开始农耕生活,生产谷物,把米饭当作主食后出现的。将难以长久储藏的蔬菜,用盐来腌,或者放入酱、醋、调料腌制,产生发酵出的新味道,这就是泡菜的由来。

        高丽时期还没有辣椒,所以估计当时食用的“菹(腌蔬菜)”里面可能不放鱼酱或肉类。虽然当时已经出现了“泡菜”这个词汇,但是制作方法和目前的泡菜不同。据推测,当时的泡菜只将蒜等佐料放入撒上盐的蔬菜中,等蔬菜中的水分去除后,让蔬菜浸泡盐水而制成,或者是像做萝卜泡菜汤一样,盐水较多,蔬菜浸入盐水中而制成的。从前的人以这样的腌制方法为基础,开发出一种类似的泡菜,把它叫做“沉菜(CHIM-CHAE)”。此后,这一名称经过“沉菜(CHIM- CHAE)” >>> "TIM-CHAE" >>> "DIM-CHAE" >>> "KIM-CHAE" 的发音变形,成为今天的 "KIM-CHI“ 。

摘自《星洲日报 · 活力副刊 · 文字癖》(15-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