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9 December 2012

最遗憾的事

Tiffany & Co. 的求婚戒指
散发出温馨感且人景合一的专业水准结婚照
精心配搭过、有主题的服装
很逗趣很俏皮的pose
能看图说文的结婚辑
耐放易收的照相簿
Cartier LOVE 结婚戒指
有主题的姐妹兄弟团服装
别于一般的兄弟车队
播着刘德华的《结婚进行曲》出场
很有爱的亲友合照
有个婚礼筹划师
有主题的婚礼
配合婚礼主题的场地布置
备有迎宾的杯子蛋糕
超有质感又特别的婚礼纪念品
很称职很专业的婚礼活动摄影师
新郎新娘亲自演唱 甜蜜登场
专业的国标舞者献舞
唱爵士的Live band
歌声自然不做作又非常动听的主唱
唱Fly Me to the Moon

可惜……

新郎不是他
新娘也不是我

Wednesday 7 November 2012

【顾客篇】一级拗客

          在一轮的忙碌下来后,我以为终于可以舒缓下来,继续开我的job了。谁知道这位客人突然出现,然后自己坐到沙发上等候轮次。我早就预想到她会再次出现,只是没想到是这么快而已。我想,世事总是如此吧——你若越怕或越忌讳的,它越是会发生。

          听了她的开场白,才知道她跟上次一样,先call到客户中心才到我们中心的。此时的顾客并不是很多,手机部门的顾客只有一位,而且是手机商,所以中心的技术人员Y先生就没让这拗客等,直接招待。

          拗客很争取时间,一坐下马上告诉Y先生,她用了Power Bank来充电,手机还是会有充电的问题。在她的陈述里,有一些模糊的地方。这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行外人懂总是转述他们所见所感受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会马上进一步去问,以了解顾客的麻烦。没想到,坐在一旁的手机商比Y先生员先提问。手机商打岔不是新鲜事,对我们而言,甚至是再正常不过。在我看来,他是替Y先生提出疑问,纯粹是好心帮忙而已(说是说手机商,其实他们也懂手机的毛病,也多多少少会修手机的)。一般上,顾客听到有人发问,无论多不满,也会进一步解释,因为最终要求的是解决问题,没想到这拗客居然用很不客气的语气问:“I’m sorry. Who are you?” 手机商和Y先生都愣了一下,之后手机商硬硬挤出了“Just a friend”,但这拗客一点都不领情,直接扫回一句,说只想直接跟宇宙公司对话。

          手机商像被骂的小孩那样,乖乖地静坐在一边。我真的吓了一跳,这拗客怎能这样对我们的客人?之后,我向他打了一个“不好意思”的眼神,希望他别放在心上。有时候,我们遇到某些客人,是很希望席上有其他手机商,因为有些事情我们是不能做不能说的;但若有他们在场,他们基本上都愿意出手帮忙,同时解决了顾客跟我们的烦恼。我们是感谢他们的,不过这次碰钉子了。

          拗客继续陈述她的遭遇。有了手机商那样的例子,我也不多嘴了。人多话多,烦恼也多。再说,这拗客特别喜欢打住人家的发问或解说,然后很严肃地说:“Wait, let me finish.” 我知道做客户服务的,聆听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我们听多了,其实都知道手机的问题来来去去都是那些,只要讲到有哪些症状,就知道问题出自哪里,或能够怎样处理。说Pro吗?可以的~~~也可以说这是累积回来的经验。不过,这拗客总是把我们当笨蛋,把她的问题当成是史无前例的,老是要用长篇大论,再详细不过的方式来述说。人类的记忆有限,在她长篇大论的同时,又不允许我们发问,试问讲到最后的时候,记不住前面的,或者搞混了,很意外吗?

          我先招待其他顾客,总不能为了一个拗客让其他后来的顾客干等吧?更何况这拗客的case要被烦到什么时候,没人能说得准。断断续续,进进出出,一阵子后,我回到我的座位上,Y先生说要开job。

          我照做,希望快点开了job,然后将她请走。开job的程序,包括输入客户的基本资料、手机资料和手机问题。我每次开job,都会跟Y先生确定问题,才输入。这拗客的手机问题有三、四个,估计Y先生也被她搞昏了头,告诉了我前两个后,对第三个有点不确定。我问他,他反而要问回拗客。拗客见状,反问Y先生需不需要直接告诉我该问题。他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于是拗客又重复着她的问题。

          填完“问题叙述”一栏后,我就像拗客要基本资料。岂料,她突然发飙说我们无法了解她的述说,还把我们的监督人C小姐叫来,以狗眼看人低的语气问:“U nak saya cakap Bahasa ke English?” 我们是无法确定拗客的职业,但也不用把我们当成笨蛋看待吧?

          拗客向C小姐再一次陈述她的充电问题。跟我、手机商和Y先生一样,C小姐就在模糊点那里发问,希望搞清楚她的意思。但这次拗客已经忍受不了,很不满意地表示我们中心里没有人能够明白她的意思,还向C小姐建议call去客户中心,因为那里的总管能够明白她手机的问题,而我们不能。我开始很不爽。手机的问题我们已经搞懂了,我只不过是要拿她的基本资料来开job而已,而且又要把问题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她一直强调她不是个很空闲的人,其实我们也是!我们根本不想在同一个顾客身上花太多时间,这么做太美效率了!但既然她开声,满足她似乎就是我们的唯一出路。Fine,事情到这个地步,C小姐也表示我们只能尽量满足她的要求。

          电话通了,拗客不止向客户中心的总管说我们不能理解她手机的问题,还顺带投诉我们的态度不好,也投诉了我们突然间有条规说自行负format手机的后果。可见她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但她却没有详细地读过保修卡上的条规。太可笑了!

          一连串轰炸后,电话终于传给C小姐了,因为拗客是希望客户中心的总管能以中文解释给我们这群傻瓜,让我们明白她手机的问题。事实上,拗客是一厢情愿地以为该总管明白她的意思。单凭声音,确实容易产生误会的。不过,这种程度的一厢情愿能够让我们看到拗客的荒谬。该总管根本不了解她的问题,因为她是用水果牌的。

          我知道这通电话是白打的,不会有任何特别的进展,因为客户中心根本就没有技术支援,接电话的人只会对产品有基本认识,不像我们,会有第一手资讯。所以,没等电话讲完,我已经把job开好,希望拗客快点离开。谁知道,拗客讲完电话后,开始对那张job sheet评头论足。她说我根本不能明白她的问题,还质疑我在job sheet上的Defect Description是否足以让Y先生明白她的问题,而不明白的话,又如何修她的手机。最后还丢下一句:“This is rubbish!”

          好一个坚持让自己说完要讲的,又嫌人家不懂英语的拗客啊!这真的快把我气疯了!我在这家公司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所开的job也超过一千张了,都没有问题,难道要我在job sheet上写论文吗?Defect Description也就那么一栏,字数有限,我当然要写重点啊!

          我沉默不语,但脸色估计好看不到哪里去。我想,再争论下去也只有吵架的份儿,所以就不管他们了。她的事情有Y先生、C小姐和宇宙公司的客服中心去处理。我跳过她,处理其他顾客去了。

          在拗客之后进来的顾客一个接一个离去,总算没有怠慢其他顾客。中心内空了一阵子,又有两位印度顾客进来。他们是熟客,刚进门对方就用了较亢奋的语气和较大的声量,像老朋友那样聊开。没多久,拗客突然转身向坐在身后的弟弟大喊:“哎哟,在这里说话真辛苦!要用喊的才可以!”这很明显就是指桑骂槐,我们的熟客当然也领会到,马上静了下来。天啊,天底下怎会有这么霸道的顾客?难道为了这么一个顾客,就要把我们其他顾客都吓跑?这是什么道理!?

          拗客在公司的job sheet上洋洋洒洒地写作,纸上空白的地方几乎都被她的字覆盖了。C 小姐替她收尾,但如此这般语速的人,居然没有干净利落地离开中心,而是在一边又跟C小姐重头到尾再叙述一边,唔……应该有十五分钟之久吧!十五分钟对一般人而言,只不过是一瞬间,但对我们而言,十五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

          Y先生已经说了,拗客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而是心理问题。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处理?唉,是在头疼啊~~~我们都相信,她还会这次拿回手机后,还是会再到回来的。

          透过C小姐,我才知道拗客跟C小姐在一边谈论的时候,其实有要跟我道歉,希望我不要介意。老实说,其实她不是野蛮的,只是……真的非常非常难搞啰!虽然她道歉了,而我也明白她激动的点在哪里,但对于下一次的碰面,我还是非常不看好…

Saturday 29 September 2012

Angkat~ Tolak~ Masuk~ CUCUK!!!

        距离上次验血快一年了。年龄渐长,再加上爸爸一直唠叨我身体不舒服是因为三高或尿酸之类的,为了替自己平反,我答应我妈跟我弟去验一验。

        喝了几口水,我们在早上八点多就出发了,心想早点抽了血,就早点可以吃早餐。但妈妈还是拖了一下,以致我们九点多才到达目的地。来到马华医院,我还小意外了一下:这里可以验血的咩?人已经到了,就算不怎么喜欢到医院验血,还是得下车。

        在大堂里,妈妈做到询问柜台前,很快就有一位马来工作人员上前招待。她拿了一般的配套给妈妈看,而我妈想给我们加幽门螺杆菌的检验,这时才发现马华医院内是没有懂得中文的工作人员或护士的,都是友族!幸好,妈妈有带另一家lab的宣传单来,上面有中英文,才解决了我们的难题。这次,妈妈居然很有创意地给我们加心电图测试,还给我弟弟加应力测试(Stress Test)。我不知道这两种测试是要检验什么的,甚至还觉得我们做多了,但基于“妈妈永远是对的”,她爱怎样就怎样。还好,工作人员有建议我们先询问过医生的意见。结果,妈果然是想多了。额外给了咨询费,却能够省下多余的检验费,有赚啦!

        确认了要检验什么、付了钱后,工作人员将我们仨领到抽血室。室内有一张椅子,让要抽血的人坐,其余的在外等候。

        负责抽血的医生(一看就知道不是护士)看上去很年轻,估计还是个实习医生,或刚实习完毕的小医科。我知道自己的血管很难找,有点担心,于是叫我弟先上。谁知道这个医生花了较长的时间,才插入针筒。没多久,又抽回出来。顿时,我的心冷了半截。要是连最容易抽的人也要来第二次,那我需要插几次才抽到?第二针,这个小医生并没有很快地插下去,摸了很久才行动。这次是成了,但抽血的时间还蛮长的,也不知道是针管的问题,还是医生的问题。

        我的手脚冰冷,因为冷气很强,也因为非常紧张。我很坦白地告诉医生,我的是蛮难抽的。我还让她知道,上一次抽的是哪只手,让她省下摸索的时间。不过,帮助不大,她在我的左手还是找不到。左手……右手……又回到左手。小医生也蛮坦白的,她说会尽力,但如何还是找不到的话,就要交给医生处理了。唉,这无助于舒缓我的紧绷情绪啊!小医生在我的左手肘内侧刺进针筒,我还感觉到针筒的拉动,有一点疼……嗯,好像有抽到哦!(我当然希望如此。)一阵子后,她把针筒拔了出来,告诉我得找医生去,让我开始觉得,这会是一场噩梦!

        这次我们见的是门诊医生,所以得重新排队。又是一轮等候!

        好不容易轮到我们了,进到房内看到是一个块头很大的印度医生。虽然他看起来有点靠谱,但我还是有点担心。我妈先上。医生在她的手肘内侧按了很久,还是找不到可以下针的地方,最终他告诉我妈,得在手背上下针。很久之前,我已知道下针痛楚程度的顺序是:手肘内侧、手腕、手背、颈项,无论打点滴还是抽血(不过,抽血一般“无幸”到颈项)。这次医生说要在手背下针,也就是仅次于“最痛”了!我妈在抽血时,我在一旁紧张得要命,未曾如此担心过!

        轮到了!我的心跳一直在加速,仿佛下一刻会因为来不及涨缩而爆掉。我一坐下,就问医生:“医生,你坦白说,你有把握吗?”他信心满满地说:“有!”肉在砧板上,我姑且相信一下吧。就一下!

        医生叫我先给他看右手,我说我比较容易抽到的是左手,但他不领情。他按了右手肘内侧,又检查了左手肘内侧,左按按右按按,结果还是下不了针。他开始有点着急。雪特!他的着急让我更担心!最后,他说真的没办法,就试试查看我的手背。按了一阵子,他说找到了,但脉藏得很紧,所以让我一直做运动,还有找来伸缩绳绑手。一阵运动和拍打后,医生终于要下针了。我的妈呀,真的痛!!!但没法子,钱已经给了,而且就是一副no refund的模样,典型的商业模式,所以得硬着头皮让这个医生抽血了。插进手背的那种疼痛,就像是针筒在手背位置的指骨与指骨之间,那堆肌腱或膜(若有的话)里钻动那样,痛楚从下针处一直痛到心扉里去。

        虽然多年前入院的时候,曾试过在手背打点滴,但那次的经验并没有让我更快适应疼痛。我很心急,针筒插入手背没多久,我就问医生好了没。可以感觉到,医生也在尽量想要帮我快些解决掉。好不容易忍到医生将针筒拔出,我送了一口气,但没想到事情还没结束!医生看了看所抽出来的分量,然后告诉我:“哦,你还要验 XXX 哦?那……这一支不够嘢,还要装满这一支才行。”我当下……囧rz。我西红柿他个糖醋鱼!作为医生,为何不是在抽血前先搞好状况?明明功夫不到家,不能handle特殊例子的,还要把一份工作做两次!?我心里暗骂,快要翻台了。医生看我今天抽得那么辛苦,就让我选择要今天抽完,或下个星期再到回去。哇咧,再到回去!?一来,浪费我的时间,报告要更久的时间才能出来。二来,又要事前戒食。三来,因为你的失误,要我再排队给你抽血!?医院门诊的人很多咧!你们的办事速度又慢!四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鸡蛋糕,今天还插不够啊,还要我改天再来受罪!?

        我才不要呢!既然这是恶梦,我不想连续两个周末都在“发恶梦”。未免夜长梦多,一不做二不休!也许是这次的经历太吓人了,连我的静脉也吓得躲起来了。医生又费一番功夫在找脉。这次,似乎一条伸缩绳不足够,医生让护士找来另一条绑在我手上。破纪录了,同时绑了两条!!!也许静脉被插了一次,有感觉,第二次下针时,我感到更~~~痛了!痛得手有麻掉的感觉。

        幸好,第二次终于抽够了。医生把针筒从我手背里拔出后,我感觉到我手背里的静脉都在痛苦的挣扎,痛死了!

29-9-12 Blood Examination @ Mawar Hospital 1 copy

        为了一份验血报告,要被捅三次(手肘内侧一次,手背两次),要进阶到手背上抽血,还要抽两次!什么烂鬼医院来的,验个血也要这样虐待我!?

        结果手上的三个针孔,淤青了一个星期多……**泪洒**

Tuesday 11 September 2012

品牌效应

        水果机厉害,很多人知道;水果教主厉害,也有很多人知道。至于水果的品牌效应,又有多少人知道?

        这天,我接到这么一通电话。

        “哈啰,这是TT(公司名)。有什么可以帮到你吗?”

        “这里有修理手机吗?”

        “有。”

        “哦,我的 ‘爱嫳(piè)’ 有问题。”

        “抱歉,我们只是修宇宙牌的。”

        “对啰!宇宙牌的 ‘爱嫳’ 啰!”

        好吧,爱什么、爱什么的,都成了同类产品的总代名词了。┓( ´∀` )┏

Wednesday 13 June 2012

保修期

        一般上,对消费者而言,保修期是厂商在售后对商品的追加保证。我这么认为,也以为大家也一样,但没想到这天里却遇上了全新的诠释角度。

        这天,有位顾客到店里问我们是否有卖某某产品。我告诉对方,我们不是零售店,不卖东西。恰巧店内有位商家,于是我们善意推荐该顾客向商家查询。商家向顾客报价后,顾客接着问了产品的保修期限。

        “一年。”

        “吓!?才一年?那么就是说东西只能耐一年啰?一年后就要买新的?”

        “不是,不是。是指这段期间,如果产品有问题,公司就包下修理费用。这是公司对产品的信心表现。”商家不急不缓地解释。

        我本来对这商家没有特别的印象,但此话一出,马上对他改观了!姜果然老的辣,卖东西卖了那么多年嘴巴果然厉害!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