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1 May 2012

别有一番风“味”

        我国种族多元,文化多元,一日之内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人。今天店里来了稀客,是我极少有机会接触的非洲裔。

        这位客人踏进店里,然后再开口询问时,听见了特别的口音,我才发现他。他确定了店内能维修他的播放机,又离开了,说是去把机拿来。人是离开了,但他坐过的位置留下了一股像是古龙水味的香味,相当明显、强烈的。这让我想起了那次从Kajang坐巴士到Bukit Bintang的经验——有一个非洲裔在途中上了车。我知道有这样的想法不对,但事实是深色肤色系的民族,他们的气味确实是倾向强烈的。巴士上其实还有其他座位,他却偏偏要坐在我旁边那靠窗的位置,但要不是这样,还真不知道他们其实也可以香喷喷的。也许是为了掩盖体味?

        之后,我也不清楚是隔了多久,他又再踏进店里。这次我没回头看,不过是个需要维修服务的客人嘛!但他第一个要求让我觉得有点意外。他说很渴,问C小姐能不能给他一杯水。除了老板偶尔泡茶会客长谈,其余时候并不会以茶水待客。一般上,顾客在维修店内并不会逗留太久,办完事情就会离开,因此没有水让顾客喝,相信大众能够理解。不过,我感觉到这位非洲裔的顾客感觉我们店服务不是很周到,但他并没说什么。我忍不住转头望他,发现他满额大汗,每颗汗珠清清楚楚地挂在那空空又高高的额头上,跟他刚刚的情况完全不同。莫非他跑回家拿播放机?

        说电器有问题,店内技术人员第一个步骤是检查,看看电器是否真有故障;若电器真有故障,就要找出毛病点。在这非裔顾客等待的当儿,不忘向C小姐多了解他播放机的一些状况。

        通常,顾客会问的不外是 “大概是坏哪里?”、“能怎样修?”、“需要多少钱?” 或 “会不会修好?”。千篇一律的问题,蛮无聊的,所以我都不会去听。没想到我并没有因此而错过精彩之处!

        我突然听到他没头没脑地杀出一句,问C小姐:“Do you have husband?”

        我这次没转过头,不然就太明显了!但我有竖起耳朵仔细听清楚,因为我也怀疑自己听错了。第一次,C小姐顿了一下,似乎听不清楚,或是因为一直都以推测的方式来理解顾客的发问,顾客的这道问题让C小姐连接不到上一道问题,C小姐请顾客重复一遍。

        嗯,顾客是有非洲口音的,他放慢语速,(就非裔方式来说)一字一字清晰地再问一次:“Do you have house-bund?”

        我想,C小姐同样是用推测的方式来理解,然后以为他想要买什么house band之类的,于是回答:“No, we don’t have…”

        还没等C小姐说完,非洲客已经很不耐烦地大喊:“NO! HOUSE-BUND! HOUSE~~~BUND!!!”

        我有点被吓到,下意识地回头望了一下。我觉得很不对劲,为何会有顾客问这样的私人问题?而且还是在这么一个公开且正式的场合?咱们店左看右看都不像是适合搭讪的地方吧?我感觉到气氛突然尴尬了,也许是因为那道问题,也许是因为顾客突然大喊。

        C小姐答:“No. Why?”

        “ 'cause you look young and you look old too…” 非洲客用很理所当然态度回答。

        我不确定C小姐有没有听清楚,但我却是听得非常清楚。我真的觉得这非洲客很没礼貌,哪有男人这样对女人讲话的!?难道是习惯搭讪,把嗜好也带到维修店里来?再说,这样的讲话方式会有女人上钩吗?

        非洲客不肯罢休,继续问:“Do you have boyfriend?”

        我想,C小姐已经很肯定对方是贪得无厌的,于是答他:“I change everyday…”

        “Why?” 轮到非洲客惊讶了。

        “To enjoy my life!” C小姐愉快地回答。

        听完这样的对话,我一直偷偷地笑。坐我旁边的手机维修员Y先生没有反应,想必他错过了这么爆笑的对话。

        迎客容易送客难,这非洲客逗留蛮久的!老板说,凭他的经验就知道这非洲客不是一般难搞的。他的播放机在店内不能修,也不在工作范围内,因此老板建议他到合适之处,但他还是在店内纠缠一阵子,无非是不想再跑一趟把播放机送到其他地方,却又想将播放机修好。



        下午又来了两位结伴同行的非洲客。(今天是什么日子啊???)

        他们到达前,我们就已经知道又会有非洲客来,皆因他们打了很多通电话来问路,让C小姐答得很烦。

        我从里边出来,就已经看到他们在店内了,另外还有一个中年华裔大叔,和一个马来大叔,店面的空气中充满了一股让人窒息的男人汗臭味,就像小学、中学男同学上完体育课那样,但加10倍!!!我觉得,这臭味不是华裔大叔发出的,就是属于马来大叔的。

        这两个非洲客也有纠缠不清的倾向,但比早上的好多了。同个时候的四位顾客,非洲客最后离开。这时候我才知道恶臭味原来是非洲客发出的!在没有顾客的情况下,店面四人放肆起来——开门,扇风,或逃离现场。甚至,Y先生从厕所出来后还说:“连公司的厕所也比他们香!”

        我很纳闷,为何同样是非洲裔,在这之前接触的都是香喷喷的,但这两位却像是刚掉入粪坑?我想,唯一能肯定的是非洲裔的气味,无论香臭,都属于浓烈的。

Tuesday, 24 April 2012

妈咪是LuLu

魔妈放工回家,洗完澡后,就坐到电脑前。小魔怪依旧准时向魔妈请示,以获准玩iPad。

小魔怪很熟练地开启游戏——是一款开宠物店的游戏,并在盘算着购买新的店内装饰。

 

魔妈:“哎哟,嫑一直买啦!都没有钱了啰!”

小魔怪:“没有买啦!我在弄着东西……”

不一会儿后……

小魔怪:“妈咪,你看!几美!”

魔妈愣了两秒,才回过神:“你嫑骗我啦!这个是人家的!你嫑以为我没有玩过,拿人家的来骗我har!”

小魔怪一副“作弄不成功”的口吻:“哎哟,zomok你知道的?哎呀,骗你不到了tiam!”

我搭嘴说:“喂,你当你妈咪是LuLu咩?”

小魔怪很理所当然地回答:“是啰。”

魔妈:“#$*%^!*$@!%$#@!&^*……仲要同我講‘是啰’,真係俾佢激死!”

在一边的小魔怪,自己很开心地笑翻了。

Sunday, 18 March 2012

弃瓶择杯

  把奶瓶丢掉,奶奶从小魔怪四岁讲到她六岁,却一直没有真正实行。虽然家里的大人都笑她,那么大了还用奶瓶,真“羞羞”,但她似乎不怎么介意,只有嘴脸上的反击而已。

  我相信她在托儿所那里是称霸的,若没有,也最起码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那种小魔头。一个如此这般强势的小朋友,为何在家爱会老选用奶瓶呢?在其他方面,她总选当一个小大人,但未有餐饮方面,依然吸奶瓶、坐婴儿椅。后者能够被理解,因为家里饭桌高了些……只不过……我们小时候不也是仰着颈吃饭?

  今早,在饭桌上看报纸时,才听Kakak说,小魔怪自己把奶瓶丢进垃圾桶了。我感到很意外。一来,是因为小魔怪吃好用好的,连这从小用到大的奶瓶也是名牌的,她妈妈会这样就让奶瓶被扔进垃圾桶里?二来,小魔怪的态度一直都不积极,这次是不是又只是说说而已?

  我很有保留,看奶奶(吾娘)拿着相机上前去拍,也探个头去凑个热闹。奶瓶果然丢掉了!瓶内残留着奶迹,明显是刚喝过的。

  我心里最大的疑问是:为何这次那么干净利落?Kakak说,这是因为她对小魔怪说,已经打了耳洞,就代表长大了。没有人带着耳环吸奶瓶的,羞死了。

  小魔怪的爱美基因发挥功效,为了耳环,把吸了五年多的奶瓶狠狠地扔进发臭的垃圾桶里。

 

PS:虽然奶奶拍了照片留念,我也把照片抄进电脑,但由于画面实在是恶心,就不在这里污染大家的视觉了。

Friday, 9 December 2011

【Day 1】当德国人去!

        在小四至小六的英文老师有意无意地影响下,我从小学就对英国,甚至是欧洲有着特别的情意结。一切都很遥远,直至家里参与国际交换学生(AFS)的领养计划,家里多了一个德国女儿,住了长达一年。交换计划结束后,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有找机会回她这第二号家园,就连其中一个医科实习也选在马来西亚,但我们却因种种理由没到过德国。

        托MATTA Fair的福,妈妈终于心血来潮说要去德国一趟了!由于探亲及“顺便”过圣诞节是主要原因,因此所有的行程交由干妹妹Almut去负责。我们只负责买好机票、圣诞礼物就准备去当个德国人,过德国的生活了。


到德国了!

        这次到德国,主要是集中在Almut住的地方莱比锡(Leipzig),和上大学的地方德累斯顿(Dresden),但另有2、3天会到捷克布拉格去。

        Almut的爸爸Eckhart不放心我们横跨语言不同的国家,于是从莱比锡开上五小时的车程来到法兰克福(Frankfurt)接我们。原本我们还很不好意思的,因为开车的话,一来一回得开上十个小时。虽说他们父女俩能轮流开,但还是很累的。不过,当我和妈妈去找手推车装行李时,就在说明牌前愣着了。

        出发之前,我以为自己一出机场就能看到白茫茫的雪景,没想到只有乌云和细雨的阴天。刚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就见到这种天气,让人真郁闷!

德国的高速公路没有收费站,也没有限制速度。这里看到的100是为下雨天而设的“低速”。

这是高速公路旁明信片般的风景,也是我印象中典型的欧洲乡村景色。

Almut指着远处山丘上的古堡,说是已经废弃的,据说有人买下了。
在亚洲应该没机会见到这样的东西,更甭说古堡买卖!天,我也住在城堡里啊~~~

太阳终于出来迎接我们了,还有风车!

 

圣诞市场

        到了Leipzig后,放下行李、认识了Almut的公寓结构后,我们就到圣诞市场逛逛。

        圣诞市场(德文:Weihnachtsmarkt,英文:Christmas Market)的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其原意是为了让人们准备过节用的东西而设的,后来逐渐发展成有吃有喝有节目的市场,有点像我们的斋戒月市集(Bazar Ramadhan)或新春街,但都不能同语。圣诞市场和将临期几乎同行,大多数的圣诞市场从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开始,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八、九点,摊主们每天都营业,一直到圣诞前夕或圣诞节的前一天。如果圣诞前夕有营业,也只开档到中午而已。

        在德国,至少有一百五十个大大小小的圣诞市场。圣诞市场没有固定的位置,有的设在城镇广场,有的设在步行区,有的在城堡里,甚至是游船上。圣诞市场的规模不一,在一些大城市里,还可分出许多主题,如柏林有生态圣诞市场,所卖的东西都是环保或有机的;德累斯顿除了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圣诞市场外,还有中世纪圣诞市场,摊主们以中世纪的服装打扮,面包也按照中世纪的方法现场烤制;纽伦堡(Nuremberg)的圣婴集市(Nürnberger Christkindlesmarkt)闻名于世,每年都有电视媒体全球转播实况和报导,他们还为儿童单独开辟了儿童圣诞市场,摊位都很矮小,便于儿童买东西,还有很多互动DIY圣诞礼品的摊子,摊位屋顶全都以各种童话人物装饰;汉堡(Hamburg)更因港口的红灯区而设立了情色圣诞市场。

缤纷色彩的木制旧式玩具,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圣诞蜡烛装饰,通常摆在窗前。
(照片源自
网络

        在传统的德国圣诞市场里,主要的商品是跟圣诞节有关的物品,和冬季才能享受的美食。无论是木制的圣诞树装饰如天使、星星、胡核桃夹子木偶(Nussknacker),或木制的旧式玩具,或上百种花样的圣诞水晶球,都让游客们白看不厌,而当地居民更能趁机为家人朋友们挑选圣诞礼物。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圣诞市场里的美食!典型的圣诞市场美食,有姜饼(Lebkuchen)、热红酒(Glühwein)、烤杏仁(Gebrannte Mandeln)、德式圣诞蛋糕(Stollen)和各种不同的糖果与巧克力葫芦。

糖衣苹果(左上)、各式各样的巧克力葫芦(右上)、烤杏仁(左下)、长条糖果(右下)
(照片源自
网络

 1/2米长的德国香肠!不过没机会尝试,因为待会儿就要吃晚餐了。

店内的那个%标志引起了我巨大的好奇心,忍不住举起相机拍了一张。

家里出现的牛轧糖,都是来自澳洲或台湾的纪念品。我印象中的牛轧糖又甜又硬又黏牙,从未有好感!
不过,这里的牛轧糖卖相和口味都引起了我巨大的好奇心,而且店家的所有口味一字排开,让我过足了选购的瘾。试吃后,发现这些牛轧糖不会太甜,更重要的是它们又软又不黏牙!好好吃啊~~~

一整只猪就带到市场里烤嘢!我想这样的画面无法出现在大马吧?

可以说这是pizza,也可以说这是涂上酱料的面包。面包的外层微酥内层松软,白色的酱料其实是加了香料的酸奶。面包是热的,酱料……也许是因为放在室外一阵子了,所以是偏冷的,一口吃下,暖热冷凉同时出现在口腔内,配上酱料的酸味,挺开胃的。

 

        我们的晚餐是到一家餐厅用。当我拿到餐牌时,完全愣住了,全是德文啊!经Almut的介绍,我选择了最传统的德国餐。对嘛,旅游就是要吃地道的东西!

        Almut一家是虔诚的教徒,经祷告后,大家才开动。我例行对新奇的食物拍照作留念,但角度还没对好,就发现大家都没在动。Almut说,要“大家一起开动”。我不好意思让六个人等我一个,随便拍了两张就放下相机了。由于餐厅内的灯光非常的昏暗,而且都是深黄色的灯光,我根本没法拍好。**白旗**

我的主菜是鸭肉,配菜是土豆球和德式酸泡菜。酸泡菜很开胃,但我肯定能接受这味道的大马人不多;鸭肉还不错,另我以外的是……鸭子的毛还在!图中颗粒颗粒、刺刺的地方,就是鸭毛啦!

        冬天里的太阳下山得早,晚餐后只不过是八点多,但走在回(没错,是家!)的路上,会有种错觉以为是十点多、十一点了,像大马的晚宴结束时段。回家后,Almut的父母就准备睡觉,因为得很早很早起床上班;我们就准备梳洗。啊,一直让我很担心的浴室环节来了……下回再告诉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哇咔!**叉腰**

Thursday, 1 December 2011

主要留学国家的教育办事处

【英国】
英国文化协会 The British Council
地址:Ground Floor, West Block,
   Wisma Selangor Dredging,
   142C Jalan Ampang,
   50450 Kuala Lumpur.
电话:03 - 2723 7900
网站:这里

 

【美国】
马美教育交换办事处 MACEE
地址:18th Floor, Menara Yayasan Tun Razak,
   200, Jalan Bukit Bintang,
   50200 Kuala Lumpur.
电话:03 - 2166 8878
网站:这里

 

【中国、台湾】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
地址:Lot 5 Seksyen 10,
   Jalan Bukit,
   43000 Kajang,
   Selangor.
电话:03 - 8736 2337
网站:这里

 

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
地址:9-B, Jalan SS2/64,
   473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电话:03 - 7876 1221
网站:这里

 

馬來西亞華僑服務站
地址:Level 7, Menara Yayasan Tun Razak,
   200, Jalan Bukit Bintang,
   55100 Kuala Lumpur.
电话:03 - 2162 9648, 03 - 2162 9695
网站:这里

 

【澳洲】
Australia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AEI)
地址:Australian High Commission,
   6, Jalan Yap Kwan Seng,
   50450 Kuala Lumpur.
电话:03 - 2146 5647
网站:这里

 

IDP 澳洲教育中心
地址:6th Floor, West Block,
   Wisma Selangor Dredging,
   142C Jalan Ampang,
   50450 Kuala Lumpur.
电话:03 - 2162 3755
网站:这里

 

【纽西兰】
New Zealand Education Centre
地址:New Zealand Trade & Enterprise,
   Level 21, Menara IMC,
   8, Jalan Sultan Ismail,
   50250 Kuala Lumpur.
电话:03 - 2078 4612
网站:这里

 

【日本】
日本教育资讯中心 Japan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Centre
地址:A-7-5, Northpoint Offices,
   Mid Valley City,
   No. 1, Medan Syed Putra Utara,
   59200 Kuala Lumpur.
电话:03 - 2287 0812
网站:这里

 

日本大使馆 Embassy of Japan in Malaysia
地址:No.11 Persiaran Stonor,
   Off Jalan Tun Razak,
   50450 Kuala Lumpur.
电话:03 - 2177 2600
网站:这里

 

【加拿大】
加拿大教育顾问 Canadian Education Centre Malaysia
地址:Suite 18.03, 18th Floor,
   Wisma MCA,
   163, Jalan Ampang,
   50450 Kuala Lumpur.
电话:03 – 2162 2901
网站:这里

 

【德国】
德国学术交流资讯中心 Counselling Centre on Higher Education in Germany
c/o Goethe-Institut Malaysia
地址:Suite 06-07, 6th Floor,
   Menara See Hoy Chan,
   374, Jalan Tun Razak,
   50400 Kuala Lumpur.
电话:03 - 2164 2011
网站:这里

 

【俄罗斯】
俄罗斯科学与文化中心 Russian Centre of Science and Culture in Kuala Lumpur
地址:205, Lorong Ampang 2,
   Off Jalan Ampang,
   50450 Kuala Lumpur.
电话:03 - 2144 4001
网站:这里

 

【爱尔兰】
The lrish Universities and Medical Schools Consortium
地址:Synthesis Education Consulting Sdn Bhd,
   Suite 5.18, Level 5, North Block The AmpWalk,
   218 Jalan Ampang,
   50450 Kuala Lumpur.
电话:03 - 2163 2302
网站:这里

 

【印度】
印度最高专员署 High Commission of India Kuala Lumpur
地址:No. 2 Jalan Taman Duta,
   Off Jalan Duta,
   50480 Kuala Lumpur.
电话:03 - 2093 3510
网站:这里